陶家窝棚最早是一户陶姓的人家在那里盖了一个草窝棚,就定居下来。

后来他们又陆陆续续地叫来了几户亲属,这几户人家就在这里盖房开荒,形成了一个简单的小屯子。

最近这十几年,陆续来了不少山东、河南、河北逃难的人,在这里定居,就像他们父母田老头和田老太一样。

因为前些年南方自然灾害,人们都是吃不饱饭,无奈都闯关东来到了这里投靠亲戚。

顾锦书就问大伯:“那你们刚来时也是投靠亲戚的吗?”

大伯和强子同时眼神黯了黯,不再说话了。一路到家,大伯和强子都是再没有说过什么话,顾锦书感觉这里边一定有故事。

还好,天还大亮就已经到了家里,黑妞已经做好了晚饭,一如既往的还是糊糊粥,里面加了些盐,这回连咸菜条都没有了。

吃完饭后,大哥要去把毛驴送回去,然后也该回家了,强子就用油纸包了一些饼干和水果糖送给大哥,让他拿回去分给孩子们吃。

大哥推脱了几下然后他就收下,高兴的揣到衣兜里高走了。

他家也是一帮孩子呢,最小的也刚刚四五岁,在这个过年都舍不得给小孩子买零嘴的年代,谁又不希望自己家的孩子甜甜嘴,多吃一口好吃的呢!

强子又给顾锦书和黑妞每个人分了一些。然后他就拿出了药包查看了今天从公社买回的药来,还好顾锦书当时买的药都让营业员标记清楚了。

强子就刷洗了一个瓷罐子,放到了炉灶上熬起药来。

熬药时发现柴火也不多了,就告诉黑妞,准备好砍柴的用具,熬完药后他们要一起去山上砍些柴。

明天白天他还要去队上上工,今天他和大哥去公社是请了假的,也是不挣工分的。

黑妞见强子脸色不太高兴,就偷偷问顾锦书:爹怎么了?

顾锦书在黑妞的耳边悄悄说道:“卖狍子的时候让供销社给撅秤了”。

在东北撅秤就是缺斤少两的意思。黑妞点了点头,一副“明白了”的表情。

熬好药放凉后,强子就端给妈妈让她喝下,她今天的状况已经好了很多,喝下药后出了汗,就又躺下休息了。

小月子也是月子,也是需要养一个月的,再加上她以前有疯病的底子,更是伤了元气,伤了根本,能恢复好身体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。

强子和黑妞去砍柴火,顾锦书也要跟着去,强子并不想让她去,让她在家看着母亲。顾锦书就又是一副软磨硬泡的模式,没办法只能带着她去了。

她们家的房子在屯子的后面,离后山是不算远的,她跟着黑妞打打闹闹的走到了山脚下。顾锦书感觉这里离家也就是大约两三里地的样子。

强子拿着斧头,挑着一些胳膊粗细的树木来砍,因为太粗的他也的确砍不动。

黑妞就捡一些更细的树枝,用力掰下来放到一起然后用绳子捆成捆。



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