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长卿的别名有:

1.寮刁竹:在河北、福建、湖南、四川等地常用此名。

2.逍遥竹:因其具有一定的药用功效,可用于治疗风湿痹痛等病症,服用后能使身体舒适,仿佛逍遥自在,故而得名。

3.遥竹逍:与“逍遥竹”类似,也是根据其功效和给人带来的舒适感命名。

4.瑶山竹:可能因生长在瑶山地区,且外形似竹而得名。

5.了刁竹:是某些地区对徐长卿的称呼。

6.对节莲:其茎节相对而生,形似莲花的茎节,故而得名。

7.竹叶细辛:在湖南、广西、陕西、甘肃、新疆、四川、贵州等地常用此名,因叶片形似竹叶,且具有细辛的某些特征而得名。

8.铜锣草:可能因其叶片形状或生长环境与铜锣有相似之处而得名。

9.一枝香:因其全草有香气,且常为单枝生长,故而得名。

10.英雄草:可能因其具有多种药用功效,在治疗疾病方面有显着作用,被视为英雄般的存在而得名。

11.料刁竹:是部分地区对徐长卿的称呼。

12.钓鱼竿:可能因其茎细长,形似钓鱼竿而得名。

13.一枝箭:因其茎直立,单一不分枝,顶端尖锐,形似箭而得名。

14.料吊:是某些地区的俗称。

15.土细辛:因其具有细辛的某些特征,且多为野生,故而得名。

16.九头狮子草:可能因其植株形态或药用功效与九头狮子草有相似之处而得名。

17.铃柴胡:可能因其与柴胡在形态或药用功效上有一定的相似性而得名。

18.生竹:可能因其生长形态或环境与竹子有相似之处而得名。

19.牙蛀消:可能因其具有止痛、消炎的作用,可用于治疗牙痛等病症而得名。

20.线香草:可能因其茎细长,叶片呈线形,且有香气而得名。

21.小对叶草:因其叶片相对而生,且植株相对较小而得名。

22.对月草:可能因其生长环境或形态与月亮有某种关联而得名。

23.中心草:可能因其在某些药用配方中处于中心地位或具有重要作用而得名。

24.天竹:可能因其生长在天空下,且与竹子有相似之处而得名。

25.溪柳:可能因其生长在溪边,且叶片形似柳叶而得名。

26.蛇草:可能因其具有解毒、消肿的作用,可用于治疗蛇虫咬伤等病症而得名。

27.黑薇:可能因其植株颜色或药用功效与黑薇有相似之处而得名。

28.蜈蚣草:可能因其植株形态或药用功效与蜈蚣草有相似之处而得名。

29.山刁竹:可能因其生长在山区,且外形似竹而得名。

30.蛇利草:可能因其具有解毒、消肿的作用,对蛇虫咬伤等病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而得名。

31.别仙踪:传说中与仙人踪迹有关,可能因其生长环境或药用功效具有神秘色彩而得名。

32.石下长卿:因生长在石头下,且与徐长卿为同一种植物而得名。

33.老君须:可能因其具有一定的药用功效,被视为像老君的胡须一样珍贵而得名。

34.三百根:可能因其根系发达,数量众多而得名。

35.痢止草:可能因其具有止泻的作用,可用于治疗痢疾等病症而得名。

36.鬼督邮:是其较为常见的别名之一,首见于《神农本草经》。

功效与作用

1.祛风止痛:可用于治疗风湿痹痛、腰痛、牙痛、腹痛等各种疼痛症状,对于跌打损伤所致的疼痛也有缓解作用,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术后疼痛和癌症疼痛。

2.止咳平喘:适用于慢性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,有止咳、平喘的效果。

3.利水消肿:能治疗腹水、水肿等病症,帮助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。

4.活血解毒:可用于治疗痢疾、肠炎等疾病,对于毒蛇咬伤、痈肿疮毒等也有一定的解毒消肿作用。

5.止痒:外用可治疗湿疹、荨麻疹、神经性皮炎等多种皮肤病,有祛风止痒的功效。

禁忌

1.孕妇禁用:徐长卿具有活血的功效,孕妇服用可能会导致子宫收缩,严重时可能会导致流产。

2.体弱者慎服:其性温,味辛,有一定的刺激性,体弱者服用后可能会出现不适症状。

3.阴虚火旺者忌服:徐长卿性温,阴虚火旺者服用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。

中医药理

1.性味归经:性温,味辛,归肝经、胃经。

2.主要成分:主要含丹皮酚、异丹皮酚、肉珊瑚苷元、丹皮酚原苷、2-羟基-6-甲氧基苯乙酮、去酚牛皮消苷元、徐长卿苷A、徐长卿苷B、徐长卿苷C、新徐长卿苷元F、徐长卿多糖等。

3.药理作用:具有镇静、镇痛、解热作用;可降压、抗心肌缺血、抗心律失常;降低血脂、抗动脉粥样硬化;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;抗炎和抗变态反应;使回肠张力下降、抑制胃肠蠕动;对肝微粒体代谢和子宫收缩有抑制作用;还有抗早孕作用。其注射液及丹皮酚对肠管有解痉作用,全草及丹皮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、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。

《徐长卿的食用方法》

内服

1.泡茶:将徐长卿根茎晒干后,取适量泡茶。泡茶时,先用开水冲洗一下根茎,然后再泡茶,可起到保健作用,适合喜欢喝茶的人群。

2.煎汤:取用徐长卿1至3钱,煎汤服用,不宜久煎。还可根据具体病症与其他中药材配伍煎汤,如治风湿痛,可用徐长卿根24~30克,猪赤肉120克,老酒60克,酌加水煎成半碗,饭前服,日2次。

3.煮粥:将徐长卿根茎洗净切碎,与粳米一起煮粥,可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盐、味精等调味料,简单易做,适合作为日常饮食。

4.炖汤:将徐长卿根茎与鸡肉、鸭肉、排骨等其他食材一起炖汤,使汤品更加美味,还能与其他食材的味道相互融合。

5.制作药膳:将徐长卿根茎与其他中药材和食材一起制作成药膳,如徐长卿炖鸡、徐长卿鸭肉汤等,充分发挥徐长卿的药效,适合作为病后调补之用。

6.制成药丸:将徐长卿粉碎后加蜂蜜等辅料做成丸剂服用,如治荨麻疹,可将徐长卿粉碎加蜂蜜做成丸,重9克,每次1丸,每日3次,温开水服。

外用

1.捣碎外敷:将鲜徐长卿根捣碎成末,敷于患处,可用于治疗外伤肿痛、毒蛇咬伤等症。如治外伤肿痛,可用鲜徐长卿根、生栀子等量,同捣烂外敷。

2.煎水洗患处:将徐长卿煎汤后,用煎好的药水外洗患处,可用于治疗湿疹、风疹块、顽癣等皮肤病引起的瘙痒症状。

《徐长卿的单方》

治疗荨麻疹

1.徐长卿25克,蜂蜜15克:主治急、慢性荨麻疹。急性者用水蜜煎剂,水煎每天分3次服;慢性者多用徐长卿粉碎以蜜为丸,每丸重9g,每次1丸,每天3次,温开水服。

2.徐长卿(刁竹)25克,水煎汤待温调蜜糖15克,分3次温服:若见热重者可加适量熟大黄。

治疗风湿痹痛、腰痛等

1.徐长卿适量,研末,每次3-6克,每日2-3次,用酒或温水送服:可用于治疗风湿痹痛、腰痛、跌打损伤等。

2.徐长卿15克,威灵仙15克,防风10克,独活10克,水煎服: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、类风湿性关节炎等。

治疗胃痛、腹痛

1.徐长卿10克,延胡索10克,木香10克,水煎服:可用于治疗胃痛、腹痛、痛经等。

2.徐长卿15克,海螵蛸15克,白及10克,水煎服:适用于胃溃疡、十二指肠溃疡等。

治疗皮肤瘙痒、湿疹等

1.徐长卿15克,白鲜皮15克,地肤子15克,水煎服:可用于治疗皮肤瘙痒、湿疹、荨麻疹等。

2.徐长卿10克,苦参10克,蛇床子10克,水煎外洗:适用于皮肤瘙痒、湿疹、皮炎等。

治疗牙痛

1.徐长卿10克,细辛3克,水煎服:可用于治疗牙痛、牙龈肿痛等。

2.徐长卿15克,石膏30克,知母10克,水煎服:适用于风火牙痛、胃火牙痛等。

治疗咳嗽

1.徐长卿10克,杏仁10克,桔梗10克,水煎服:可用于治疗咳嗽、气喘等。

2.徐长卿15克,百部15克,紫菀10克,水煎服:适用于慢性咳嗽、支气管炎等。

治疗失眠

1.徐长卿10克,酸枣仁15克,夜交藤15克,水煎服:可用于治疗失眠、多梦等。

2.徐长卿15克,远志10克,石菖蒲10克,水煎服:适用于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、健忘等。

治疗高血压

1.徐长卿15克,钩藤15克,菊花10克,水煎服:可用于治疗高血压、头晕目眩等。

2.徐长卿10克,夏枯草15克,决明子15克,水煎服:适用于肝阳上亢引起的高血压、头痛等。

治疗糖尿病

1.徐长卿15克,黄芪30克,山药15克,水煎服:可用于治疗糖尿病、气阴两虚等。

2.徐长卿10克,葛根15克,天花粉15克,水煎服:适用于糖尿病、口渴多饮等。

治疗感冒

1.徐长卿10克,防风10克,荆芥10克,水煎服:可用于治疗感冒、头痛、发热等。

2.徐长卿15克,金银花15克,连翘10克,水煎服:适用于风热感冒、咽喉肿痛等。

治疗肿瘤

1.徐长卿15克,半枝莲15克,白花蛇舌草15克,水煎服:可用于治疗肿瘤、癌症等。

2.徐长卿10克,莪术10克,三棱10克,水煎服:适用于肿瘤、瘀血阻滞等。

治疗其他疾病

1.徐长卿15克,益母草15克,泽兰10克,水煎服:可用于治疗月经不调、痛经、闭经等。



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