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楼的别名有:

1.七叶一枝花:因其叶通常为5-9片,轮生于茎顶,状如伞,且茎顶生一朵花而得名。

2.蚤休:蚤指的是跳蚤,休指的是休息,寓意着重楼的药用功效可以让疾病像跳蚤一样停止、消失。

3.草河车:可能与重楼生长在河边、草丛等潮湿环境有关。

4.白河车:与草河车类似,也是根据生长环境命名。

5.枝花头:因重楼的花单独顶生,故而得名。

6.海螺七:可能是因为重楼的根茎形状类似海螺。

7.螺丝七:与海螺七类似,也是形容重楼根茎的形状。

8.金线重楼:可能是因为重楼的根茎上有金黄色的纹路。

9.灯台七:可能是因为重楼的根茎形状类似灯台。

10.铁灯台:与灯台七类似,也是形容重楼根茎的形状。

11.华重楼:是重楼的一个变种,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。

12.云南重楼:是重楼的另一个变种,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地区。

13.金盘托荔枝:可能是因为重楼的花形状类似金盘托着荔枝。

14.重环:在道教中,重楼也被称为重环,指的是喉咙。

15.黄精别名:在明代李时珍的《本草纲目·草一·黄精》中,重楼也被列为黄精的别名之一。

功效作用

1.清热解毒:可用于治疗热毒疮疡、疔疮痈肿、咽喉肿痛等症状,能有效清除体内热毒。

2.消肿止痛:适用于跌打损伤、瘀血肿痛、蛇虫咬伤等情况,有较好的消肿止痛效果。

3.凉肝定惊:可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等症,有平肝息风、定惊安神的作用。

4.抗菌消炎:对多种细菌和病毒有抑制作用,可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。

5.抗肿瘤:现代研究发现重楼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,可用于辅助治疗某些癌症。

6.止血:可用于治疗咯血、吐血、衄血等出血症状。

禁忌

1.虚寒证者禁用:重楼性微寒,虚寒证患者服用后可能会加重体内的寒气和不适。

2.阴性疮疡者禁用:阴性疮疡多为虚寒性疾病,使用重楼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。

3.孕妇禁用:重楼有小毒,孕妇服用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。

中医药理

1.性味归经:苦,微寒;有小毒。归肝经。

2.功效分类: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。

3.用法用量:内服一般用量为3~9克,煎汤服;研末,每次1~3克;外用适量,磨汁涂布、研末调敷或鲜品捣敷。

4.使用注意:不可过量使用,过量可能会引起中毒反应,如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等。

在使用重楼时,应严格遵循医嘱,根据具体病情和个体差异合理用药,以确保安全有效。

《重楼的食用方法》

煎汤内服

1.单味重楼煎汤:将重楼洗净后,切成薄片或小块,放入锅中,加入适量清水,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煎煮30分钟左右,取汁饮用。一般每次用量3-9克。

2.复方重楼煎汤:可与其他中药材如黄芪、党参、郁金、当归、旱莲草、白术、白芍、丹参、薏苡仁等配伍煎汤,具体用量和配伍需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在医生指导下进行。

煮粥

将重楼洗净后切成小块,与大米一起煮粥。先将大米煮至半熟,加入重楼块继续煮至粥熟即可。可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冰糖或蜂蜜调味。

煲汤

1.重楼瘦肉汤:准备重楼20克,猪瘦肉200克,生姜、大葱、食盐各适量。将瘦肉洗净切块,重楼洗净切片,与葱姜一起放入汤煲中,加入适量清水,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煲90分钟左右,至瘦肉熟透,加盐调味即可。

2.重楼炖鸡汤:将重楼与鸡鸭肉、猪骨等食材搭配煲汤,既能增加菜肴的营养价值,又能提升药效。先将鸡肉或鸭肉洗净切块,焯水后放入汤煲中,加入重楼、姜片、葱段等调料,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煮1.5-2小时,至鸡肉或鸭肉熟烂即可。

泡酒

将重楼洗净后切成小块,放入干净的玻璃瓶中,加入适量的白酒,密封浸泡1-3个月后即可饮用。一般每次饮用10-20毫升,每日1-2次。

外用

将重楼研磨成粉末,用适量的水或醋调成糊状,外敷于患处,可用于治疗跌打损伤、毒虫咬伤、痈肿疮疖等。

需要注意的是,重楼具有一定的毒性,食用时必须严格按照医嘱进行,不可自行增减用量或长期服用。孕妇、哺乳期妇女、儿童、体虚者以及无实火热毒者应禁用或慎用。

《重楼的丹方》

保元丹

1.出处:《重楼玉钥》

2.主治:牙疳久不愈者

3.用法:取稻草不拘多少密扎成把,候冬至日放露天粪缸内至春分取起,于长流水中洗净污秽,置屋上,任日炽雨淋雪压,愈陈愈妙。再将草烧成黑灰,研末,每两加冰片三分和乳极细,吹患处,立效。

云南红药胶囊

1.出处:《CACM专家共识公示稿》

2.主治:眼底出血、外伤出血、跌打损伤、消化道出血等

3.用法:口服,一次2-3粒,一日3次。

4.功效:止血镇痛,活血散瘀,祛风除湿。

青盂汤

1.出处: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上册

2.主治:瘟疫表里俱热,头面肿疼,其肿或连项及胸,亦治阳毒发斑疹

3.用法:水煎服。

4.组成:荷叶1个(用周遭边浮水者良,鲜者尤佳)、生石膏(捣细)30克、真羚羊角6克(另煎,对服)、知母18克、蝉蜕(去足、土)9克、僵蚕6克、金线重楼(切片)6克、粉甘草4.5克。

如意黑白散

1.出处:来春茂方

2.主治:祛风活血,除湿清热,补益肝肾。主风邪侵犯皮肤,袭入毛孔,致使气血瘀滞,毛窍闭塞,血不荣肤。

3.用法:上药共为细末,收贮勿泄气,每日服3次,每次6克,开水送服。

4.组成:旱莲草90克、白芷60克、何首乌60克、沙蒺藜60克、刺蒺藜60克、紫草45克、重楼30克、紫丹参30克、苦参30克、苍术24克。



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