秀兰姑姑一边剪着鱼,一边念叨:“这时候的鱼啥都吃,咱得把鱼肚子都挤出来。
你瞧瞧,这鱼这么多,一顿肯定吃不完,咱把大的挑出来,今儿个先吃大的。
大鱼不容易养活,今晚就用鱼炖角瓜。要是吃不完,就煎出来,拿盐腌上。明天看看能不能买点豆腐,豆腐炖鱼,好吃又省事。
你看这柳根子,个头都不小,比手指头还粗呢,用自家做的大酱炖上一锅,那味道老好了。”
姓倪的婶子搭话道:“角瓜?我们那儿都叫西葫芦,用西葫芦炖鱼,我们还真没吃过。”
二姑接过话茬:“这会儿可能没地儿做豆腐了,就连我家豆腐坊都歇业了。家家青菜都下来了,没人买豆腐咯。再说大夏天的,豆腐容易坏,卖不掉就只能算了,不像冬天还能冻住。”
大娘思索片刻,说道:“晚上让你大哥去豆腐坊问问,咱自家出豆子,看能不能让他一天给咱做两板豆腐。”
二姑像是突然想到什么,一拍手说道:“大嫂,你让做豆腐的把豆腐坊借咱家就行。咱们自己会做豆腐,何必麻烦人家呢?
要是行的话,我就和宝子他爹,再带上这俩小子,明儿起早去做。不然大夏天的,鱼要是吃不完可就臭了,孩子们不就白捞了嘛。咱们现在本来就缺肉少菜,得赶紧想法子把这些鱼吃掉。
太小的鱼可以留下,挤掉肚子里的东西,少加点盐晒成鱼干,稍微放点油炸一下,再加点辣椒和醋一烹,又酥又脆,好吃还能放得住。
但大一点的鱼晒不透,晒个两三天,肚子里就坏了,还招绿豆蝇。所以还是得尽快把这些鱼都解决掉。”众人一边挤着鱼肚子,一边商量着怎么把这些鱼处理完。
这几天,屯子里的人送来了不少茄子,大娘和强子家园子里的茄子也都成熟了。
于是大家改变计划,改成油煎鱼炖茄子,又焖了两大锅苞米碴子饭。等饭煮得软烂了,就都捞了出来。晚上,干活的人都回来吃饭了。
大碴子水饭,搭配上巴掌大的炸鱼,用豆油煎得两面金黄后,把茄子往上面一放。煎鱼的香味渗进茄子里,添上汤,盖锅之前再放一勺荤油。出锅后,茄子比鱼肉还美味。
盖房子用的所有木头都已经拉回来,树皮也都削好了。大表哥家的房地基也挖好并垫好了石头。
为了加快进度,几个懂盖房的人跟强子商量,反正现在农闲,屯子里的人基本都来帮工了,人手不缺。
可以把强子家和大娘家的房子地基也先挖出来垫好,这样进度能更快些,也不窝工。
另外,强子家打算在厨房位置打一口井。这一来,花费的时间就更多了。强子和妈妈回家商量后,觉得房子早点盖完更好,宜早不宜迟,可别赶上秋收,不然就耽误事了。
要是这样的话,就得告诉张书记,马上请打井队来。顾锦书觉得打井挺好,家里就强子一个男人,夏天还好说,冬天大雪纷飞,还得到井边去挑水,以强子的身板,挺吃力的。
而且,公用的大井是敞口露天的,带个‘捂了把’,一圈一圈从井里往上摇水,既不干净也不卫生。
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