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思年连声道谢,随后小心翼翼地爬上牛车,寻了一处平稳的位置坐下。

坐在牛车上,江思年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了一些,随着牛车的颠簸起伏,他的思绪也飘散开去。遥想初来乍到这个村子时,自己孤身一人,对周遭的一切都感到陌生而迷茫,一切都需从零开始摸索。然而,村里的乡亲们淳朴热情,在他最无助的时候伸出援手,给予了他诸多帮助与支持,让他逐渐在这片土地上扎下根来,有了归属感。如今,尽管生活依旧简朴,甚至有些拮据,但心中却满怀着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,日子也算有了奔头。江思年从衣兜里掏出三分钱,递向大爷,真诚地说:“大爷,这是车费,多谢您的帮忙。”大爷摆了摆手,推辞道:“哎呀,都是一个村子的,何必这么见外,要啥车费啊。”但江思年执意要给,大爷推辞不过,最终还是收下了。

不多时,牛车便抵达了村口。江思年再次向大爷表达了感激之情后,便朝着知青点的方向而去。

江思年一路往知青点走着,心里反复琢磨着搭炕的事儿。

他知道搭炕这门手艺绝非易事,不但要确保炕体通风顺畅,使柴火得以充分燃烧,释放出足够的热量,让整个屋子暖烘烘的,还得保证炕面平整光滑,这样才能在漫长的寒夜中睡得安稳、舒适。他心里清楚,这炕要是搭得不理想,冬日的时光可就难熬了,不但室内难以暖和起来,还可能遭遇倒烟的麻烦,到时候屋里烟雾弥漫,呛得人根本待不住。

回到知青点,江思年看着空荡荡的院子,心里犯起了愁。这儿既没有土坯,也没有干草,这可咋整?不过,他也没气馁,想着办法总是人想出来的。他决定去村里的老乡家问问,看能不能讨些材料来。

江思年来到一户人家门口,轻轻敲了敲门。不一会儿,门开了,一位面容和蔼的大娘探出头来。

江思年连忙笑着打招呼:“大娘,您好啊!我是知青点的江思年,有点事儿想麻烦您。”

大娘热情地把他让进屋里,说道:“小伙子,有啥事儿尽管说,别客气。”

江思年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,说道:“大娘,是这样的,我想搭个炕,但是知青点没有土坯和干草,您看我能不能从您家抽点干草用用?”

大娘爽快地笑了笑,说:“哎呀,这算啥事儿啊!不就是点干草嘛,你尽管拿去用,不够再来拿。”

江思年一听,脸上乐开了花,赶忙道谢:“太感谢您了,大娘!您真是好人。对了,大娘,您知道搭炕用哪儿的土最好吗?我还想把炕搭得结实些。”

大娘想了想,说道:“村东头那块地的土就不错,土质细腻,粘性也好,好多人搭炕都去那儿取土。不过,小伙子,你一个人行不行啊?搭炕可不容易,要不我让你大爷去帮帮你?”

江思年连忙摆手,感激地说:“不用了,大娘,您和大爷的好意我心领了。我先自己试试,要是实在弄不好,再找大爷帮忙。”

从大娘家里出来,江思年的心里暖乎乎的。他没想到老乡们这么热情淳朴,这让他对搭炕的事儿更有信心了。他径直朝着村东头走去,准备去挖些好土回来。



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