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三开学了,全部人都明显感觉很不同,总有一股无形的压力环绕着。成绩在初二已经产生分化,好的越来越好,差的越来越差。很现实一点,老师永远只关注好的学生,给成绩好的学生更多的资源,如课堂内都习惯点名成绩好的学生回答,如讲解范文时都是爱拿成绩好的作文进行表扬,如报成绩总喜欢表扬前几名成绩的。这样下去,成绩好的学生,越来越自信,学习的动力越来越足;成绩差的学生,越来越自卑,学习的动力就越来越差。
这就是犹太效应,又叫马太效应。好的更好,差的更差,赢者通吃!
翟淼淼敏感地体会到许多变化,他从无人问津,到天天有老师关心。从无名小子,到同学和老师满怀关注的眼神。甚至,课堂上,他不小心咳嗽一下,老师都会停顿下来,回头看黑板,在检查自己是否讲错了哪一点。
翟淼淼的思想慢慢扎下一个念头,以后做生意,必须做到头部规模或知名度,否则没有任何竞争力,会被排挤掉。
人家是先学理论,然后去实践。这位同学却反过来了,先实践总结,以后再学理论知识。这是天赋,高财商,任何事情都能寻找到商机,都会总结经济规律。这比那些只学理论,不会实践的人,更容易成功。
每个人都忙碌着学习。
不出意外,除了学习,不安分的翟淼淼又开始折腾。
翟淼淼在周末有时在图书馆看不下书,就会拉上吴晓斌去人民公园的文化地摊玩,美其名曰:劳逸结合,提高审美,增长知识,陶冶情操。反正理由充分并高大上。最高兴的还是未来书画家的吴晓斌,他完全沉迷在各种艺术品里。
之所以突然关注文化市场,其实只是翟淼淼只是在看《史记》吕不韦列传时,留意这样的一句话:“子楚,秦诸庶孼孙,质于诸侯,车乘进用不饶,居处困,不得意。吕不韦贾邯郸,见而怜之,曰:此奇货可居。”加上“盛世古董,乱世黄金”的俗语,他要找他的货!
2008年,北京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,文化市场跟随着北京人气暴涨而被彻底引爆。
连续多个周末,从邮票、古币、纸币、书法、名画、陶瓷、玉石、手串等等,眼花缭乱,翟淼淼第一次真正泄气了,这种太乱,水太深,他都无从下手。
“怎么看?”翟淼淼无奈地问吴晓斌。
“什么怎么看?”吴晓斌奇怪地问,两人都不在一个思想频道上。
翟淼淼指了指周围琳琅满目的藏品,苦笑着说:“这么多东西,我完全分不清好坏真假,感觉每一样背后都有无数陷阱等着我跳进去呢。”
吴晓斌听后笑了起来,“你呀,心急吃不了热豆腐。咱们可以先从简单的入手,比如邮票。”
翟淼淼眼睛一亮,“邮票?为什么是邮票?”
吴晓斌耐心解释道:“邮票相对来说价格比较亲民,而且资料也容易查找研究,我们可以先积累经验嘛。”其实,因为邮票可以看成一幅幅名画,吴晓斌比较喜欢这些小小方寸。
翟淼淼觉得很有道理,于是两人决定先专注于邮票收藏。
接下来的几个星期,他们泡在图书馆查阅邮票的历史、种类以及鉴别方法,还向一些老邮迷请教。慢慢地,翟淼淼发现自己不再像之前那样毫无头绪了。
翟淼淼开始试着在一些小型的邮票交易会上购买一些低价、品相、有潜力的邮票。
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