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不疑返回帅案前坐下,抬头看着众将,目光锋锐而坚定:

“文远挑选兵卒,十日后出发,沿江东下,折转辽东!”

“仲业依照‘巨鲲舰’模板,继续打造战船,所需要的一应物料,可开列清单,由季常(马良)提交荆州,按时送来!”

“其余众将,各司其职,操练兵马!”

“若有战,则须必胜!”

众将齐声下拜,俯身听命!

……

泰山,五岳独尊。

自古就是历代帝王的封禅祭天的神山圣地。

自秦朝以前,远古便先后有七十二位帝王登泰山举行封禅大典。

始皇帝横扫四海,统一六国之后,更是专门登泰山祭天,诏告天下,宣示大秦的威仪。

好大喜功的汉武帝,先后五次登临泰山,期望能给大汉带来祥瑞永昌。

……

阴云密布,山雾茫茫。

虽然天气不好,可是登泰山的人不但没有减少,甚至比平时还要多了数倍!

为何?

只因月末已至,众人期盼已久的“月旦评”即将开启!

“汝南许子将,自从二十年前在许都的青梅轩举行了最后一届月旦评,就再也不曾露面。”

“没想到时隔二十载,我们有幸能在这万方朝拜的佛道名山上,再睹他老人家的仙颜!”

“嘿!听说十年之前,许子将又在许都现身过一次,本来想召开月旦评的,却没想到青梅轩已经被人占了……”

“所以便悻悻而退,至今才再次露面。”

“你说的是曹丞相和刘玄德在青梅轩里煮酒论英雄的那一段吧?”

“可我听说并不是因为青梅轩被占,而是因为许子将在许都遇到了一个奇怪的幼童。”

“两人在树下席地攀谈了半个时辰,许子将惶愧不堪,当晚便趁夜离开了许都城!”

“幼童?什么幼童?”

“以许子将的才学,那可是当代水镜司马徽的加强版啊!怎么可能被一个幼童辩倒?”

“不知道……也许是仙童吧!”

凌晨的时候,泰山之巅上冷气逼人。

但乌压压聚集的数千人,让整个山顶上都有鼎沸之势。

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士族子弟,商贾大亨,一边等待着东方日出,一边闲谈打发着时间。

幼童?

“唉……”

紧靠着一块巨石的角落里。

荀彧听到那些人的议论,长长的叹息了一声。

“恒臣,也就是从那个时候,许子将离开许都的时候,差你到了我的府上的吧?”

荀彧抬头看着坐在身旁的老管家恒臣,满脸的凄凉。

“嗯!”

“一晃之间,十年过去了!”

恒臣雪白的眉毛微微下垂,缓缓的点了点头说道。

“若是我没有猜错的话,那个和你家许子将席地辩论的幼童,可是现在雄踞江夏的那位?”

荀彧刻意压低了声音,以防人多嘴杂,惹出不必要的麻烦。

老管家恒臣做了个苦笑的表情,轻声叹息道:

“既然大人已经猜到了,又何必再多此一问呢?”

“其实……”

恒臣抬头望着东方逐渐泛白的天际:

“其实他对你也算不薄了!”

“他知你为国操劳,殚精竭虑,唯恐你身体不堪重负。”

“所以才传我些许医道,又让我主许劭遣我来荀府陪侍十年,保你周全。”

咳咳咳!



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