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过几日,天气渐好,秦子璎的病也好利索了。
给秦昱清新做的衣服终于送到,同日送来的还有给秦枫明、秦平、秦安的,只可惜他们已去他乡没能第一时间穿上。
算算日子,也该到了。
后日就收了来信,知道一行人已到金川,一路顺遂无病无灾,两个孩子的心也就终于落了地。
秦子璎带着秦昱清又上了回街,日月合璧纹样的端砚、浮雕桃形玉水盂、龟行桃源玉镇纸……林林总总买了一堆。
芝儿很是不悦回府后一直念叨着“你对他这么好做什么?”
秦子璎没说是回礼,只说“他的颜面也是公爵府的颜面。”他太知道没父没母的孩子在学校会多受歧视,他自己经历过便不想让秦昱清也遭受一回。他就是要给秦昱清买最好的‘文具’,让其他小朋友都羡慕。
一晃眼到了二月,是秦家二位要入学的时候了。
还是夜长天短的日子,虽有太阳温度却还不高,风吹着也凉,秦子璎不情不愿的离开棉被,心道这‘寒假’也太短了些。
今日芝儿给他穿的是万字文凌面交领夹袄,空心牡丹纹的绢面褶裙,素雅又精致。又将餐食用具都装好送上车,一行人出府向着安上门行进。
东西被一一验过,又给来接引的公公塞了些方圆之物“我家小主年幼还劳烦公公多加照拂”,又约了来接的时辰,这才不舍的目送人进宫。
进了安尚门过了宗庙,不一会就看到‘教学楼’弘文馆,大夏重文有钱人家的孩子往往一早就开始读书识字,皇家更甚,皇子教育设有‘三师’,六岁前要学会《千字文》和《开蒙要训》,这次陪读的人中秦子璎最小也满了八岁,这两本自然不需再学,但经史子学、书画、六艺、佛学……确是一样也不能少。
学十天才能休一天,课业繁重还有询试、岁试等着。即使爱读书如秦子璎都觉得整个人都不好了。
可这些还不是最让人头疼的。
‘陪太子读书’太勤勉不行,太懈怠也不行,要有和皇子们共同进步的势头,又不能抢了皇子们的风头,其中深浅不为人道,这个度实在不好把握。“凡子弟十五以下者俱领读书”先帝开创大夏便定了规矩,所有皇家子弟都在此读书,人多事多,秦子璎很担心自己每日能不能平平安安离开这是非地。
二人到弘文馆时天色尚早,只有一极文静内敛的女孩座于殿内,女孩见有人来先是一惊随后向二人行了礼。
秦子璎记得这好看的小姐姐,是常司空家的次女常如兰,比秦子璎约摸大个一两岁,人如其名坐在那就像一株深谷兰花,不争不抢静吐芬芳,她长姐常如梅也是京城数一数二的大才女,去年才与丁太尉家的四子结了亲。
二人回礼便找了桌案坐好,刚放下东西就见丁浩、丁洁跑了进来。两人是丁太尉最小的儿子,二人双生长得相似,上蹿下跳,叽叽喳喳吵闹不停。按理说丁家与常家结了姻亲,两人与常如兰也算亲戚,见了面理应叫一声‘姐姐’,可这两泼皮猴却一会拿她一本书,一会用她一支笔,犹如孙悟空闹天宫,把常如兰的课桌弄得脏乱。
常如兰也不恼,只一边叹气一边收拾。
不一会林沐和一女孩走了进来,自上元宫宴一遇怕是没几人不认识林沐,此刻他一身月色百团纹长袄,衬得面色干净很是清秀。大概上次归家被林尚书责罚过,此刻见了几人依旧傲气却也知礼的点了点头算是打招呼,秦子璎和秦昱清回了礼,又看向身旁牡丹花满绣织锦袄子的女孩,想了一会确定不曾见过更不知此人是谁。
女孩也全然不把几人放在眼里,只环了一眼又自顾自的与林沐攀谈。而林沐好似被这女孩吵得紧了,眉头紧锁没有一点松开的迹象。
上学的时辰快到了,几位皇子陆续走入,为首的自然是身份最尊贵的二皇子。
林沐起身向着二皇子欠身行礼,几人亦然,二皇子也不好计较那日得失,让众人免礼陆续入座。
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