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指,《相信未来》!
这是一首诗,一首现代诗,是诗人食指作于1968年的一首朦胧诗。
对于不接触诗朗诵的人来说,这首诗可能非常的陌生,作诗的人也都没听过;但在座的,除了没过表演培训班的,基本都听过这首诗歌的大名。
因为,他是号称诗朗诵中天花板的一首诗。
这天花板,指的是朗诵的难度。
哪怕是一个科班的演员,有时候表演诗朗诵时,他都不敢朗诵这首《相信未来》!
原因,当然是太难太难了。
它非常考验一个演员的台词和声乐功底。
表演、形体倒是其次。
“你很有勇气!”
张辉军朝庄凡点了点头,这五个字,其实足以说明一切。
如果一开始自我介绍时,庄凡的表现没那么惊艳的话,那他其实说出食指《相信未来》后,一众考生和考官还没那么大的反应。
只当是初生牛犊不怕虎,或者完全不知道诗朗诵门槛的门外汉,随便选了一首诗,然后恰巧就选中了这一首。
但很显然,庄凡不是。
他是有台词功底的,声音特质也非常好,极具有磁性和穿透力。
用普通人的话来说,就是声音很好听。
在张辉军看来,哪怕庄凡是去试播音主持专业,其实应该也是可以被录取的。
所以,他选择了这首诗,就足以说明,庄凡理解这首诗的难度。
但他,还是选择了它!
这不是勇气是什么?
“开始吧!”
张辉军突然正襟危坐,双手十字交叉在胸口,一副认真倾听的样子。
他很显然对庄凡已产生了一丝兴趣。
而庄凡,却已经沉浸在了诗歌的感情之中,脸的神情也微微的显然出了一丝黯然。
这是面部微表情的变化。
身为专业老师,张辉军很好的捕捉到了,脸的惊讶也越来越浓。
这是演技到了一定程度才有的水平,但庄凡怎么看才只有18岁?
微表情那可是很难的一种表演技巧。
同样的一张脸,五官神情也没任何变化,但你就是能感受到,他从高兴再到生气的过度。
《建国大业》里面张果立就有过这样的一种表演,明明10秒钟,他五官神情都没有变,但观众就是能感觉得出,他从微笑到阴沉的转变。
这,就是微表情。
“是天赋?还是……”
张辉军眯着眼,脑海中不断的思索。
“当~~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……”
庄凡诗朗诵的声音,这时已随着话筒缓缓的朝教室的四面八方,扩散了开来。
低沉、自然,且富有一丝毫无生机,死气沉沉的画面感。
如果一个人这时候闭眼睛,他其实能够在脑海中,勾勒出这么一副画面,无数密密麻麻的蜘蛛网,将堆满灰尘的炉台给束缚住了。
一股灰暗的色调扑面而来。
张辉军只听了这一句后,手已经在庄凡的简历,直接打了个勾。
这是初试通过的标志。
一会儿初试结束后,负责统计的老师会把这些打勾的简历单独装订,然后公布放榜。
这一句话,庄凡就通过了。
而庄凡接下来一口气没有任何停顿的三大句,更是让其他的考官,都忍不住想要直呼厉害。
“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,
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,
用美丽的雪花写下:相信未来!”
“……”
节奏、情感,外加没有任何鼻音干扰的一口气朗诵,无疑是将自己的台词功底,发挥的淋漓尽致。
全场有的学生哪怕不懂诗朗诵,也完全被庄凡的诵读给吸引住了。
教室内只有每个人的呼吸声和庄凡诗歌的回荡。
一口气!
一口气说出了这接近60个字,却不能有任何的语速加急,而且要把自己的节奏、咬字、情感等等,同时附加在诗歌之中。
这样的难度,别说普通人,播音系能做到的,都不多!
而这,就是这首诗歌为什么被称为诗朗诵天花板的原因。
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